冷到爆的Stonehenge(巨石陣) 冷到發抖,外套也都淋濕了,後來進到室內相機鏡頭都起霧了。
其實唸pre-sessional時已經去過一次Stonehenge(巨石陣)了,當時才九月(還是八月底?)就已經很冷了,天氣超級惡劣,外加又風又雨的,拿雨傘根本沒辦法撐住。
學校的coach trip只負責載大家到那邊,要進去參觀要自己掏腰包買票,我還花了幾鎊買門票進去參觀。
就算很狼狽,也要站在那些「以為會很huge,其實很一般」的石頭前照相。不只人要照,艾蜜莉的嘟比也要照,大家還七手八腳地扶著嘟比全身,努力縮著身子,好讓嘟比能拍合照,我說這麼辛苦地幫嘟比拍照,回來一定要看嘟比跟Stonehenge拍起來到底是什麼樣子,結果不知是不是我眼拙,找艾蜜莉的相本都找不到。
後來我們到Salisbury(英國的保羅叔叔跟狐狸玫瑰美眉說,那個li不發音,所以要唸成Salsbury才對。),因為在Stonehenge冷到了,又很餓,於是趕緊隨便找一家餐館坐下來吃東西。雖然是胡亂找,竟然也給我們找到一家供應傳統英國菜的小餐館。不只是餐好吃,連甜點都美味得不得了,一直到現在我都還好想再去吃一次他們的甜點喔。
傳統英國家常菜(全部都是蔬菜喔), 好好吃喔...
布丁和檸檬派
吃完美食後,因為雨大,不想亂晃,逛到一家outlet,因為安娜沒有外套,想買一件,我們就窩進去了。這一進去還得了,我和安娜、艾蜜莉空手進去,當然是提著袋子出來囉。不過還好,托外套的福,因為冷到不行而笑不出來的安娜,終於又能開心地逛了。ㄟ…我也在低價的誘惑下,買了一件童裝外套,和生平第一件皮衣。
(幸虧買了這兩件,不然我真的會冷死,雖然我有帶羽绒衣來,可是是很亮的橘色。我觀察過,很少人在校園穿「很亮」的外套,而且在路上施工的人就是穿橘色的外套!所以我真的很不想在Bath穿我的橘色Gore-tex 外套。)
第一次去這兩個著名景點,就這樣迷迷糊糊過去了,也沒有去看有名的Salisbury Cathedral,幸好沒花錢買票進去看,因為,我們的課程也安排了去這兩個地方。
第二次到Stonehenge和Salisbury,一樣是專車接送、專人解說、免費參觀,我又要再說一次,真是爽課啊~~~
這次去Stonehenge,還是很冷,但是沒有下雨,所以我們可以從容地拍照,並且仔細地端詳一番。發現幾顆石頭曾經被修復過,疑似採用鋼筋混凝土作為修復材料。嗯…不禁又開始思考conservation philosophy的問題。
同學們合影紀念,石頭真的很小很小...
接下來一樣是到Salisbury,中午放我們自己到處晃,等下午上課時間到再自己回到Salisbury Cathedral 附近的上課地點。
隨便亂晃時拍的建築。這邊的建築風格較多樣化(比起Bath,那裡都多樣啦,因為整個Bath都是Georgian style的建築。),很多建築外牆採用雨淋板(或稱魚鱗板),還有木構造的建築。
雨淋板(或魚鱗板)
木構造
逛回到Salisbury Cathedral,覺得這Cathedral還真的是美啊~~~
這個Cathedral的修復建築師給我們一個lecture,應該是講得很精采,可是我好睏,裡面空氣不流通,所以打了好幾次瞌睡。進到Cathedral裡面時,天已經快黑了,所以光線很差,拍起來效果不是很好。
就在這種昏黃的光線中以及靜謐的氣氛中,管風琴的樂聲饗起,更增添了神聖感,有種讓人快起雞皮疙瘩的感動。我拍了動畫,如果可以上傳,再放上來給大家看。
Stonehenge連結
Salisbury Cathedral連結
http://www.salisburycathedral.org.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