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一天上課,總結兩字,超happy(只是這樣的happy不知道會持續到什麼時候就是了)。

以往總是聽人家說什麼,教學式課程都一堆人上課,今天一到教室,還有點嚇一跳,才三十人左右的規模,含full-timr和part-time,其實就跟台灣建築系full-time研究所人數差不多。

同學當中目前已知1人來自美國,1人來自Cyprus(我太孤陋寡聞,不知道這是哪個國家。),1人來自印度,1人不知是中東國家還是印度,其餘的全都是英國人。

同學的背景不一,年紀差距也很大,從剛畢業的到出社會超過二十年的都有。有些人是建築背景,有些人之前是唸考古的,還有些人是唸歷史的。看到這麼多不同背景的人湊在一起唸歷史建築物保存,真的很有趣。

今天出現的兩個tutors也很有趣,男tutor理個大光頭,舉手投足超級優雅,優雅到如果是在台灣可能會被說有點’娘’的程度;女tutor(不確定是不是教授,也許是講師。)理個小平頭(是那種頭髮很伏貼地貼在頭皮上的那種小平頭),穿個褲裝,動作反而是比較中性的。建築系的人果然是不太一樣啊…

第一天上課,能做什麼?當然就是介紹一下課程啦,學分規定啦,作業內容等等的。然後tutor為我們做了個presentation,用幻燈片介紹Bath的建築,圖片全都是他所寫的書Pevsner Architectural Guides: Bath裡面有的。之前我曾經為了寫PS2的project 3翻閱過這本書,所以內容還不陌生,即使聽得有點哩哩辣辣,憑著自己專業的基礎,也還過得去,只是笑話聽不懂就是了,還有我感冒鼻塞,教室又是密閉的,空氣很差,所以聽到一半覺得很想睡(難怪在presentation開始前要供應coffee)。

下午的課呢,兩位tutors和我們在Abbey前碰面,然後就帶著我們繞著Bath到處看建築。
有了他們的解說,我感覺整個Bath的建築都活了起來。
聽著他們說著這棟是哪年蓋的哪年毀壞哪年重修哪年又改了什麼地方,這些建築物的過往種種事跡讓我深深著迷。
走在建立在羅馬遺跡之上的Bath City,我真覺得自己很幸運,選了這麼棒的學校和課程,更棒的是,University of Bath的library card真的太讚了,秀出這張卡,到很多地方都可以免費入場!(現在一周只上兩天課,我準備好好規劃一下我的’觀光時間’,假借研究之名行觀光之實,哈哈,這樣才不枉我繳交9300 pounds的學費。)

繞完了Bath City,五點鐘就到Art Museum開Drinking Party。

我又要再說一次啦,不愧是建築系的人,就算是喝個香檳果汁,吃個洋芋片,也得在藝術味濃厚的Art Museum。

Happy的事情說完了,還是要報告一下不那麼happy的事情。

今天的History and Theory 課程總共有四個作業,2 essays(one is about 2500 words,the other is about 5000 words,比起這個PS2的1500 words實在是小case。);2 drawings of classical doorways和文字描述,還有 record of a small classical building和文字描述。

算一算時間,如果還要加上閱讀及尚未知道的星期五課程的作業,那麼接下來的一學期真的沒有什麼空閒的時間。雖說上課時間短,但是要做的作業可真多啊。

目前就且看且走吧。遇到問題再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雪莉 的頭像
    雪莉

    Sherrykaku@Taipei & other cities

    雪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